国际研究生特色专业及课程介绍
--农业工程专业
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学科成立于1956年,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4年招收博士研究生,2015年开始招收来华留学生,截止到2021年共招收22名来华博士留学生。农业工程学科在本、硕、博多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拥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我校发展历史最长的学科。2016年农业工程学科成为山东省首批立项建设的“一流学科”,“现代农业装备”入选学校两大“聚焦工程”。2021年获批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同时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是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农业机械学会理事单位、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单位。
学科现有教授49人、副教授48人,博士生导师47人,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和格鲁吉亚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6人、全国劳动模范1人,山东省“一事一议”引进顶尖人才、泰山学者等省部级人才19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师8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1个,山东省青创团队2个, 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具有国际学术背景教师比例达38%。
学科科研力量雄厚,2009年以来五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87项,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6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8项。学科拥有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分中心等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6个、山东省旱作农业机械及信息化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智能农机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12个、国际合作平台6个。
2019年,学校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发展需求,申报了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工程博士留学生培养的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每年招收博士留学生10名左右,与6-1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府部门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为沿线国家培养身心健康、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广、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知华友华爱华、能从事农业工程学科某一领域教学科研以及管理工作的高级创新人才。建立校友跟踪机制,使其在科技合作和双边友好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针对来华博士留学生培养,学校制定了符合教育层次和专业要求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实践环节,并在实践基础上逐年完善,探索建立了规范的教育教学制度。
(一)培养目标
面向农业工程领域科技前沿,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推动科技创新。掌握农业工程学科研究方向和相关领域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从事农业工程学科领域内的教学、科研以及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必要的实践技能,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综合能力,在所从事的研究方向上做出创新性成果。
2.至少学习一学期汉语,毕业时汉语水平达到HSK三级。
3.积极参与中外人文交流,成为,成为“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人才。
(二)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原则:紧跟学科前沿,充分体现相应的深度和内涵。具体课程体系与开课计划见支撑材料(培养方案)。
课程分为公共学位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16学时为1学分,总学分不少于10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4学分,专业课及选修课6学分。公共学位课包括:初级汉语2学分,中国概况2学分。为确保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向要求相符合,各研究方向都有一定数量的核心课程。主讲教师要求具有高级职称或海外背景。
特色课程介绍:
1.农业工程专题课程
结合农业工程专业特点以及农业生产实际,重点介绍农业工程的基本概念及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农业工程领域涉及的现代化农业科技研究进展,农业生物质能源的高值化利用,功能性食品与生物技术研究进展,播种、收获机械以及点激光平地机械关键应用技术等,有助于工科学生系统学习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农业装备、农业生物环境工程与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工程以及农业水土工程与节水农业技术等农业工程主要分支学科与应用技术。
2.生物质能热化学转化原理
本课程属于与新能源应用相关生物质能转化学科范畴,重点学习生物质燃料及其制备工艺,生物燃料燃烧技术,生物质热解液化、热解气化、原油提炼技术以及生物质热转化材料技术等相关基本原理与转化工艺,建立起生物质资源-能源-环境一体化意识,获得生物质热化学转化过程中的相关理论转化知识与设计方法。本课程可为学生日后从事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应用的相关设计、研究开发及运行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
3.精准农业航空技术与应用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精准农业航空的技术体系及其在现代高效农业领域的具体应用。了解精准农业航空的概论;掌握农业航空遥感技术的原理、方法、技术体系及其在农情信息采集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掌握农业航空施药技术的原理、方法、技术体系及其在农药减施增效等领域的具体应用;了解植保无人机相关的技术标准;了解农业航空传感器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关键技术及其应用;了解农业航空大数据及其他新兴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关键技术及其应用;了解精准农业航空的未来技术前沿及发展趋势。
(三)教学计划
1.博士留学生秋季入学,课程学习须在博士生入学1年内完成。
2.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工作。
博士学位论文应是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 论文质量和水平应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农业工程基础理论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新性的成果,能对科技进步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并反映作者在本学科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1)论文开题:博士生开题报告应在入学后第三学期完成,通过者方可进入论文研究与写作阶段。
(2)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必须由作者独立完成,应坚持实验性原则,主要内容必须以博士生本人完成的第一手实验、观测或调查的材料为主。
(3)学位论文的内容、质量和其它要求应满足《山东理工大学tyc131太阳集团城网址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 有关规定》和《山东理工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相关规定。
(4)学术活动:博士生学习期间应积极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学术讨论、前沿讲座等活动。每年至少听5场学术报告;在读期间至少完成4次学术报告,至少参加1次国际会议。
(5)中期考核:中期考核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在研究生入学第五学期末进行,具体要求按《山东理工大学tyc131太阳集团城网址研究生中期筛选考核实施办法》的规定执行。
(6)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的要求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不少于3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且至少有2篇被SCI或EI收录;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发明专利(署名前2位)可相当于一篇核心期刊论文。
(7)博士生用于做学位论文的时间不少于2 年以通过开题报告的时间起计算。
博士生学位论文的评审按照《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办法》的规定执行,答辩与学位授予按照《山东理工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四)实践环节
1.实验室培训与文献检索实践
研究生入学后进入实验室,熟悉高精尖仪器设备,并开展为期1周的文献查询学习实践,为今后开展研究工作奠定仪器设备熟练操作和文献检索基础。
2.学术锻炼
每年定期举办“博士生学术论坛”、“专题学术讲座”、“课题组研讨”,锻炼学生学术能力;鼓励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和口头报告;参与高水平科研课题研究,强化研究生研究技能训练;撰写项目申请书和学术论文,锻炼博士生的学术写作能力。
3.助教、助研训练
在读期间,博士留学生需要协助导师完成对硕士生或者本科生的教学和研究指导,并完成6学时的助教实践。
4.科技创新竞赛实践
支持研究生参加各类相关学科科技创新竞赛,锻炼实践和学术创新能力。
5.研究生工作站实践
学位点在与学科方向相关的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十余个研究生工作站和培养基地,通过科研项目合作,在企业进行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独立从事科研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五)质量保障机制
1.严格导师选聘与考核,不断提升导师队伍学术水平。落实导师责任制,加强学位论文督促检查,保证留学生培养质量。积极搭建研究生学术活动平台,设立留学生学术活动专项经费10万元/年,支持留学生参加学术活动。实施教师能力提升计划,不断提高导师指导能力和国际化水平。
2.严格执行课程教学各种规章制度,确保教学质量。重视实践锻炼,有计划性开展知名企业实践活动,使留学生了解中国农业科技动态。
3.提供便捷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落实好留学生管理制度。把“知华友华爱华”国际性人才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